「療癒」這個詞在近年來一直不斷的重覆,大家都聽過,療癒一詞是從英文的healing而來
帶有醫治,解除,解救的意思。
然而現代人生活與工作的壓力大的情況下,有許多人求助於精神科的藥物治療
或是藉由運動,冥想,或是其他透過物理的方式尋求適放壓力自我舒緩身體的壓力
而家,是我們永遠的避風港,也是忙碌的一天後能夠適放壓力的所在
透過這篇文章希望讓大家更能抓住住宅設計療癒的重點
========================================================================
一‧打破空間隔局,用空間連結家庭成員互動
傳統的台灣設計總是要保有客房,書房,佛堂等等獨立的空間
如果是樓中樓的房子樓板則是要有多滿蓋多滿以充份利用
但是在隔間中如果可以選用透明的玻璃或是局部摟空的牆面
甚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活動隔間,能夠讓空間更通透靈活運用
視野的延伸有助於放鬆忙碌一天的眼睛,更能讓光線延伸至空間中的每一個角落
而透過空間連結家庭成員的互動,則是3c產品發達的年代最需要的療癒方式
放下你身邊的3c產品抬頭與家人說說話吧
二‧開放式空間
如果你每天身處密閉式的辦公空間,我們在高樓大廈中林立的巷弄中生存
即便抬頭你也看不見寬廣的天空
回到家後何必要把自己關在另一個空間中?
開放式的空間能夠讓心靈感受遼闊與自在
無論你回到家是否想看電視,做家事,自己動手做個晚餐,或是在書桌上閱讀
寬廣的空間有助於適放壓力
三‧自然與人文
我們不一定有很大的頂樓露檯,在城市中生活大家總習慣陽台能夠外推就外推
盡量把室外空間全納入室內使用
但是在療癒系設計中,能夠與自然的陽光接觸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設法將自然光影引進室內,或是給自己一個可以走出室內去曬曬太陽的空間
多幾分綠意,多一點植栽,就能讓空間有更多的生命力
四‧有氧空間
維持一個空間盡量有兩扇窗能夠保持自然的空氣對流,無論開窗大小
讓自然風能夠在室內流通保持氧氣的濃度,現代很多人都習慣整天不開窗
我們總是在冷氣房中工作一整天,缺氧的大腦回到家也需要充電
五‧自然材質的運用
在空間中帶入石材,木頭,或是板岩等自然建材
運用在衛浴空間讓每天洗澡時都能彷彿置身於森林中沐浴
六‧避免直接光源
使用環境光在夜間代替陽光,取代傳統主燈的概念
避免空間再因為光源產生壓迫性
柔和的光源有助於放鬆
七‧室內外連結
利用連結室外的窗戶營造閱讀與休息的平台
讓坐臥的視覺能與室外成一水平線
我們總是在可以看著遠方時沉澱心靈
八‧善用色彩
活耀的色系有助於精神的提振
而偏深的暖色則有助於睡眠
根據心理師研究,色彩的確具有療癒效果
明亮的色系讓人心情愉悅,深色則有助於心靈沉澱
九‧情境與氛圍
善用空間的端景,製造出一個讓人放空的角落
營造氛圍是設計中最困難的課題,但也是讓空間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質
十‧人體工學
或許回到家你需要一張很舒服的沙發躺著看電視
你需要一個很安靜的角落冥想或是靜坐
或是需要一個很時尚的吧臺小酌放松
人體工學不只是家具的柔軟度與空間的寬廣性
更是在空間設計中置入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美學
讓療癒系住宅更具個人歸屬感
圖片來源:光合作用設計有限公司 (圖片版權如需轉載請附原始連結)
文字:Angel Lee
Visit Us At:http://www.h2o-co2.com/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h2oco2
Blogs: http://h2oco2design.pixnet.net/blog
Mail: serve@h2o-co2.com
TeL:886-2-8663-1159
886-2-8663-9516
Add:(11687)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二段13號2F
2F., No.13, Sec. 2, Xinglong Rd., Wenshan Dist., Taipei City 116, Taiwan (R.O.C.)